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擔心伴侶出軌?你需要在感情中忠於事實,才能面對你心中的恐懼

比起生氣,你需要的是覺察恐懼 從這篇文章中可以幫你理解: 為什麼人們難以忠於事實? 感情中的恐懼都怎麼運作? 什麼是感情中的自喻式預言? 紅色文字是答案,是重點所在。 M·斯科特·派克在暢銷書「少有人走之路」中指出要邁向成熟的過程,自律是重要的事,而要做到自律則有四個指標:延遲滿足、忠於事實、承擔責任、平衡需求。 其中,忠於事實又是特別困難的事, 因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對人的期待,或是一些行為處事的標準。 這些標準可能是社會給我們的,也有可能是我們 為了保護自己 而設立的。 像一位找我諮詢情感問題的個案,因為她的伴侶曾經在兩人關係變差、快要分手時,跑去下載交友軟體,認識新朋友,開始聊天、見面。後來兩人兩重修就好了(在我個案的努力下),但男友使用交友軟體的行為,就像是梗在她心頭的一根刺!她會懷疑對方什麼時候要拋棄她,或是不是基於她的要求,無奈才繼續這段感情。 「懷疑 」是一顆壞種子,卻在她心中成長茁壯。 雖然兩個人和好了,甚至關係比以前好,被背叛的恐懼仍縈繞在心頭,時而烏雲壓頂,使她陰晴不定,不時會懷疑男友用手機是不是和人聊天?自己也因為這樣緊迫盯人而用的很累。 在諮詢過程,我發現這個個案卡在一個點,她帶有「本來就不該在交往過程下載交友軟體,是他的問題」的念頭。 不是說對方沒問題,但如果著眼於對方,反會讓自己處處受限,就像是一個牢頭要一直看著犯人一樣。 講到這,就是想跟大家說,要練習「承擔責任」、「忠於事實」,即便事實的現況是多麼傷人、讓人難以接受,仍要設法給自己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。 因為如果 無法接受事實,想要進一步觀察自己的恐懼所在,也會變的困難。而那些恐懼,也會因為抗拒去看見轉而壓抑在心靈深處 , 在無意識、壓力大、睡覺做夢時,轉而伺機浮動,有更多壞念頭會一直出現。 回到這個案的例子,我這個個案抗拒去面對的恐懼是:她執著於「一段完美的戀情」,說白話一點,就是有精神潔癖在,她視男友為生命中獨特之人,也想要男友如此對她,即便兩人吵鬧不休,她仍認為應攜手前行披荊斬棘不能脫隊。 那為何要執著於一段完美的戀情? 再往下探索,才發現她所恐懼的是,她怕自己對男友不是真有吸引力,她總覺得自己比不過別的女生,她不覺得自己真的可愛。 一個人內心的殘缺,也會吸引外在相同的實相產生,她就註定難以得到別人的關愛。 因為 她在心底原本就不認為自己可以獲得全然的愛,以此殘缺的眼光看待男友,自

心理師談心理:為什麼有人總喜歡挑剔?

從這篇文章中,你可以了解: 喜歡挑剔的人的心理動力是什麼? 單一標準的價值觀如何養成? 在擴充經驗上,什麼是開放式回路?封閉式迴路? 為什麼有些人,無法再擴充他們的人生經驗? 底字畫線處,即是答案重點。 喜歡挑剔,或不自覺嫌棄別人的人,他們底層的心理運作有兩種假設,可以解釋: 假設一、 想要踩在別人身上,有優越感 ,反應內心不夠強大自信,才要尋求外在形式的滿足。為什麼會這樣 假設二、 喜歡挑剔的人 是不容易包容別人 不容易包容別人的人,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價值觀是正確的、唯一的、好的,而這樣價值觀單一個人是如何養成? 因為 教養過程被提倡只遵循某價值觀,父母的想法單一,也影響孩子多以單一角度認為好 。但即便如此,人在成長的過程中,都會遇到不同形式的挫折與挑戰,去豐富自己的經驗,而當一個人生命經驗豐富時,經歷的多、看的事情廣,自然對於事情能夠以更開闊、寬廣的角度去理解。 但有些人即便經歷的再多事,他似乎都傾向於外歸因、責備他人,而使自己的生活經驗狹窄無法再去擴展。 那為什麼無法再擴充生命經驗而擴展價值觀? 我們先解釋什麼是談封閉式迴路,什麼又是開放式迴路? 當人遇到事情或挫折時,願意承擔責任,解決問題,改變自己與尋求自身能力的提升,這就是使用開放式的迴路; 然而有些人卻會傾向於自艾自怨,責怪別人、挑剔別人,這些人即便是遇到新的經驗或挫折打擊,但並不想認真去體驗、觀察、學習,是有 抗拒的在新經驗中,而以舊經驗解釋(多抱怨責怪別人),因而活在封閉單一的迴路中,而此封閉的迴路就是抱怨的迴路 。 進一步的,到底是什麼造就人們使用封閉式迴路思考? 通常來說,得視個人的特質與能力而定, 關鍵在於個人是否:懶、笨、膽小自卑(自尊)、無需求,而決定是否活在原本的封閉需求中。 懶和笨的人,通常是沒有能力改變,他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現狀,只能墨守成規,卻又心生不滿。 而自卑的人也沒有能力改變,因為一旦涉及改變則威脅自尊,在沒有自信的人身上,威脅自尊是不允許的,一旦承認自己不好就是覺得自己更不如人,為了捍衛尊嚴,只能把錯誤推到別人身上。 最後,沒有需求的人,則是指人雖然遭遇困難,但是這個困難的強度並不足以使改變發生。 例如,若一個人他的家庭支持的力量,不足以使他去增強自己的能力,來因應求職市場的嚴苛考驗,這時個案可能就會繼續抱怨是外在環境的艱難,而不會想要要提升自己的力量。 整體來說,對於喜歡挑

他們為何成功?心理師:三個重要公式,才是人生成功的關鍵

人家說「人定勝天」、「有志者事竟成」這些鼓勵人心的話語,到底是真的或假的? 當我們滿懷希望的憧憬一件事情,他能否成真,到底是自主的決定,還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擺布,我們個人的意志所能達成的力量又占了幾成? 我想人的意志是有一定的力量,但這力量要如何發揮完全的實力,做成一件事的秘訣,其實有下面幾個層面可去思量… 第一,要做成一件事秘密的基本要素:觀察、確定自己有此方面的天分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、個性不同,擅長的事情也所差異,對甲來說是苦差事,對乙來說卻可能甘之如飴,以自己的專長特點來評估自己能否喜歡、有能力勝任,將是判斷成功的要素,因為有喜歡,就能自然而然,能力所及的發揮,這會讓人更有熱情去投入。 以我自己為例,前陣子因為疫情緣故,各大場所都要噴酒精,學校也不例外,需要排出人力來配合,但是當我在站崗點,等待時有時無的人潮給予檢查時,我真誠的感覺到……好…無…聊,時間過的比想像中慢,這也顯示我較無興趣在這樣例行的事物。 第二,要做成一件事秘訣的根本要素:對於自己能做成這件事有內在信心 在很有名的書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」作者認為所有的外在成功,都在內在想像的第二次具顯化,也就是說,人們必須自起在內心中,能夠想像自己在此事上的成功。「能夠想像」這一詞用語實在很妙,他不是用幻想自己會成功,而是自己在「理智上」與「情感上」都能接受與贊同自己能做到這件事! 為什麼這會是一個根本的要素呢? 解析理智上認為能做到的事,才會有相對應的動機、策略安排,因為是自己評估後能力所行,這在心理學中是有名的「自我效能」。 在情感上認為自己能做得到,則是促成一件事達成最重要的「信心」,信心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當沒有外在環境支持,或外在資源能證明此事可行時,自己內心仍有源源不絕的能量,能去朝著目標邁進!遇到困難時也不逃避、不懈怠!勇往直前! 想要獲得情感上的信心,有兩個方法可參考,其一是堅信「付出就會有成果」的道理,因為「時間花在哪裡,累積就在哪裡,成就就在哪裡!」這是很自然的事情,只要在做的過程投入、用心,久而久之自然會熟能生巧,而那些自己走過的路,走過的累積,終究會成為自己經驗的一部分,滋養自己,在適當的機緣時機開花結果。 要獲得感情上信心的第二個方法,是客觀的衡量自己在同類朋友中的此項才能如何? 如果評估後,發現自己的能力,有所擅長之事,是在平均水準之上,或是相較於自己的朋友

【兩難課題如何選?】心理師看放棄台大領亞大三百六十萬好不好?

  最近大學指考放榜完,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日子,欣欣學子們整個高中三年的用功苦讀,都是期望在鳳凰花鼓時,有個燦爛明媚的未來。但最近在新聞與 bbs 站上造成熱議的,卻是有兩位成績前百分之三的頂尖學子,願意放棄選填台大的志願,而選擇亞洲大學就讀,以獲得三百六十萬的獎學金。至此,引起網友們正反面論戰,到底「讀台大有前途好」,還是「有錢途好?」 面對兩難,當事人的自我需求分析 後來其中一位當事人,選擇就讀亞大財經法律系(科技法律組)的政大附中吳姓女生現身說法解釋: 1. 「在畢業出路上」的問題上:自己的目標放在想當公務員,領有獎學金讓補習費有著落也很是好事。 2. 「台大人脈」的問題:因自己不擅長社交,進台大也不見得教得到什麼朋友,反倒是她覺得可以透過參加研討會或是教育部的活動,來發展人脈。 3.   「如何使用這筆錢」的問題:女大聲說明自己家中並不缺錢,也沒有出國計畫,但不排除拿獎學金來投資,做理財的規劃。   其實,在網友正反面的論述說,贊成去台大者,不外乎認為台大的環境、教育資源,以及明星學校的光環,會使人生的眼界、未來的求職之路更加順遂,認為這有形與無形的價值並非錢可以衡量,若能放眼未來,三百六十萬是可以快速賺回來的。 持反面者立場則認為女大生為人實際,且已有自己的理想、目標規劃明確;且三百六十萬是許多出社會新鮮人多年的薪水,未來茫茫可不知,有第一桶金先入口袋為安。 事實上,這兩派的論述都各有其考量與道理,那到底怎麼樣選才比較好呢? 在筆者看來,這位女大生才剛為自己下了決定,只要合於「目前自己需求考量的」就是正確的道路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 別人都是事後諸葛,自己需要什麼最重要 因當我們在說一個選項好還是不好時,通常都是「事後論」,意指如果事後的結果好,我們就會回來讚賞當事人,那時的選擇真是太對了,太值得了!好聰明、好棒棒、好優秀!但相反的,如果事後發展不如預期 ,則容易反過來評論「那時就應該怎麼樣做,才是正確的阿!」其實,這都是所謂的「事後諸葛」。   未來之事難以預料,也許女大生拿了獎學金,投資得利,根本不用擔心未來生計,每月就有足夠的被動資產收入生活,令人稱羨。又或是,她拿了獎學金,但在考公務員的路途上,並不順遂 ,可是亞洲大學的學歷又讓她不如台大學歷不好找工作?所以,了解自己的需要最重要。   只要